2025年5月7日,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主导的代币化加密工作小组圆桌会议上,新任SEC主席首次公开亮相,并发表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演讲。这场演说不仅标志着美国加密政策监管方向的潜在转折点,也让“加密资产发行、託管、交易”三大核心议题浮出水面。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区块链产业而言,这或许是一场长期博弈后的破冰讯号。
链上证券的兴起:加密资产不再“游离”监管边界
SEC新任主席明确指出:越来越多的证券产品正从传统“链下”资料库迁移至“链上”帐本系统。这不仅是科技的革新,更是金融体系架构的重构。链上证券将透过智慧合约自动分红、提升透明度、增强可追溯性,有潜力改写资产的发行、交易与管理逻辑。
而代币化资产,也不再只是DeFi或NFT的代名词,它正向实体资产、房地产债权、企业股权等领域扩展,成为资本形成的新手段。这种趋势要求现行的证券监理规则必须“链上升级”,以适应前所未有的金融形态。
三大监理支柱落地在即:发行、托管、交易迈入清晰化
本次演讲中,SEC首次系统性地提出了未来加密监管的新框架,明确地从以下三大核心环节推进“去模煳化”监管:
发行(Issuance)
SEC正在研究是否需要设立全新的豁免机制或安全港条款,以为加密资产发行提供合理路径。目前,一些代币发行行为是否属于证券有争议,这让创业团队在法律上陷入两难。新主席强调,将推动发行监理清晰化,并考虑给予合理弹性。
托管(Custody)
在机构入场与使用者保护的双重压力下,SEC关注“合格託管人”身分的界定,尤其是在《顾问法》和《投资公司法》框架下。演讲提到,部分主流加密託管方式可望获得合理豁免,这对交易所、钱包服务商和基金管理者意义重大。
交易(Trading)
SEC首度表达支持注册经纪商、ATS平台(替代交易系统)结合证券与非证券产品,开发“超级应用程式”的意愿。这项转变打破了长期以来加密交易品类的限制,也为未来多元资产溷合撮合机制开启想像空间。
从执法到规则制定:监管思路发生根本转向
与前任时期动辄以罚代管的做法不同,目前的SEC更倾向于透过制定正式规则、释义和指导意见来设定市场预期。这种方式强调“明确、可预测、基于合规”的监管逻辑,不仅有利于保护投资者,也鼓励合规创新。
例如,加密资产是否属于证券的争议,将不再主要透过执法行动裁定,而是透过规则制定、事先沟通与过渡安排来达成共识。这将降低企业在合规路径上的不确定性。
产业展望:谁将从新政中受益?
SEC此次释放的监管讯号,将深远影响以下几类市场参与者:
合规型交易所与託管机构:预计率先获得“合格託管人”身份,佔据机构业务入口。
代币化资产发行平台:新政将提供更具弹性的合规发行机制,利好链上证券、债券与RWA(真实世界资产)。
超级交易应用程式开发商:获得政策支援后,将可一站式整合证券、非证券与加密资产交易。
然而,一些缺乏合规意识的项目方、以“绕监管”为常态的链上应用,或将在新规中面临淘汰。
总结:合规不是束缚,而是未来的门票
SEC新主席的首次演讲,释放出清晰信号——加密产业即将进入“明规则、重合规、鼓励创新”的新时代。从发行到交易全链条的合规标准化,不是压制,而是赋能。
对于专桉方与平台而言,当务之急是建立与监管框架对接的能力,提前佈局合规化路线。在新时代的加密浪潮中,真正拥有长线价值的,不是炒作,而是敢于拥抱规则的创新者。
未来友善鼓励创新的加密产业环境、宽鬆规范的加密监管环境”开始逐渐在落地了